前幾天看到公會小編怒嗆留言民眾,突然想起以前在馬偕時,看到學姐就要叫「大學姐好」的日子,沒有什麼原因,就是她三年級,我一年級,就是她比較早進學校,如此而已。
我很熱愛馬偕,是奠定我人格發展以及自信的地方,老師們無不用心,甚至遇到921大地震,陳建森老師拋下臨盆的師母,七點不到就到學校,來看看我們這些女兒是否都無恙。更不用說每個人都至少胖五公斤起跳的陳姐飲食、每週大禮堂的電影,高職的歲月,很青春、很愉快。
但,我真心受不了學姐制。
學姐,好大的官威
我那個年代的馬偕,是一年級要叫二年級學姐,叫三年級大學姐,叫錯了會被圍起來電,但我偏偏有個同學長得很老,每次都要被同是新生叫「大學姐」,而因為新生都低頭走很快,跟本沒辦法攔住解釋,只好尷尬點頭,就因為沒有澄清,而被其他大學姐生氣氣,覺得這學妹裝什麼大學姐?是在擺什麼譜?沒想到,這麼蠢的事,居然還引起大學姐們不爽,圍起來要她改進。
這怎麼改進?我的同學並沒有擺譜,她就是長得不嫩,難道是要她在身上掛牌子寫:「我是長得老,只是小學妹。」
到了二年級,我們有位同學說對自己直系學妹不爽,所以要大家飯後一起去電學妹當做飯後運動,當年的我,吃飽飯我就離開飯餐聽,經過被我幾乎整班同學圍著的學妹身邊,覺得無聊。可惜,當年的我沒有阻擋這事情發生,只是冷眼不參與。
直到三年級在寢室裡,聽到室友把她剛進來一年級小學妹送來的貢品(逢年過節要送禮)丟在地上,擺了個樣子說「送這麼爛」時,才很有種的訓了我同學一頓,弄得她後面那一整年,都不跟我說話。
後來,只要聽到「當年勇」說「現在」都爛草莓,我都會反問他是不是仍在河邊洗衣服?如果不是,我就會替清朝人罵他爛草莓,用什麼洗衣機,在冰冷凍出瘡的河川裡洗衣服才是克苦耐勞啊!
尊重在心中,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尺
到了臨床,學姐妹問題更嚴重,好像不對早來報到的人講話客氣、低聲下氣、忍氣吞聲就是沒禮貌、該被電,學姐制就有權讓先進去的人不爽就對後進摔病歷、罵髒話、言語汙辱?
我看著某些真的是「虛長」我幾歲而比我早進入職場的人學姐,對待後進 頤指氣使、架子十足,電的內容是「你晚到,不知道」的事,學理低落、技術差勁,唯一能拿來說嘴的,不過就是「想當年」,到底是要想什麼當年?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該想的是,為什麼妳的學理技術都還停在當年吧!?
當然,我還是會稱呼這些人一聲學姐,那是因為我媽有教我看到人要叫、對待人要客氣,那是我家教好,跟你擔不擔得起「學姐」這個稱呼沒有關係。
相對的,我也遇過另一種學姐,她根本不在乎你是叫她名字還是叫外號,她對你的尊重是把你當成一個人在對待,理解你的難處,叫不叫她學姐,她都知道我心中非常敬重她。
護理界要改變,先有量變才能質變
在小編怒嗆後的隔天,高理事長發文為小編道歉了,我真的很希望這是個debride護理的好機會,也許會流血、也許會很痛,但沒切到鮮血淋漓,怎麼長新肉?護理的新氣象,必需從你跟我都尊重人開始,而尊重是無關你喜歡或不喜歡,都能在排除好惡觀的情況下,接受並肯定對方那些值得肯定行為。
不懂得尊重,是從未被尊重
我真心覺得,當遇到那些「當年勇」的學姐時,我們需要寬容一些,如公會小編這樣的老護理人,就跟說「退燒要喝紅嬰水」的阿嬤一樣到處都是,那是因為他們那個年代缺乏的人文與知識,讓他們誤以為吃苦就是吃補,對於外界的變化反應遲鈍,以為比爛就是評分標準,以為以年資壓人不敢講話就叫尊重。
那不是他們的錯,是他們未曾體驗過「被尊重」,只能把「我是學姐,你要聽我的」寫進DNA裡,在護理界裡一再複製。
現在開始,以鼓勵代替漫罵
但是,我們可以一起停止護理悲劇繁衍。
以這次貼文的例子來說,跟各位在臨床的情況一樣,我們也都希望學長姐多些鼓勵,渴望獲得肯定,也許,我們就現在開始,讓成長背景缺乏人文素養的大老們,感受「被尊重」,進而願意做讓護理人真心跟隨與欽佩的事,正如同阿長若是一直罵我們帶不好學弟妹,只會讓我想「管學弟妹去死」而已,但是鼓勵會讓我想好好帶好學弟妹。
公會不可能廢,我們一起為自己打掃
護理人員法第八條第三項
第10條(護理人員之強制入會)【相關罰則】第1項、第2項~§33 護理人員非加入所在地護理人員公會,不得執業。
我知道,護理公會的好感度不高,現在一定很多人心中不爽,覺得自己為何要替公會想?應該是公會替我想吧?很抱歉,現況是公會是法定存在的,不可能廢掉,再討厭它都會存在,討厭它、漫罵它、不屑它只會大家一起停在原地。
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只有一起讓公會變得更好,才有機會翻轉護理界,因為大老是他們,有人脈、有能力、有資源的,都是他們,不管你願不願意開不開心滿不滿意,這都是事實,就跟人不能選父母一樣。這次事件,高理事至少展現了主管的肩膀,沒有推給小編個人的行為,而是扛下了責任以主管的名義道歉,這點很值得鼓勵。
護理界要更好你我都有責
「了不起!承擔!」
來吧!趁這機會從鼓勵護理公會高理事長開始,讓高理事長更願意用她的人脈、能力以及資源去遊說、去影響、去改變,真正有機會讓「護理黑鍋王」留在昨天,就如同我們希望學長姐無關個人喜好、就事論事、與理有據的指導我們,一起洗去護理界「對內赤燄燄,對外軟綿綿」的形象,從以鼓勵代替漫罵、從尊重彼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