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常覺得生不逢時?想要的工作一定是內定?護理師執照考也出太難嗎?
我曾有一位朋友要考教甄,這是他第五年還第六年要考了,因為總是筆試過而口試備1備2沒上,年年都是同工不同酬,來找我協助他口試。
你的準備不是準備,只是耍賴
我接到任務約在離考試半年多前,我出了一些功課讓他回去做,告訴他寫完十張學習單,可以換模擬口試一次,一直過了約四五個月,到了接近考試的前兩個月左右,他終於來找我,接受了第一次模擬口試。
口試的題目大概是就繞著校園時事以及他要考的科目課綱為主,像是「你覺得該科課綱若要修正,有那些部份可以調整?」、「如果孩子說他是同性戀,你該怎麼處理?」、「前陣子發生家長跑到學校賞小孩巴掌,你是導師怎麼處裡?」或是一些代課的生活題「你最感動的為人師經驗是什麼?」、「為什麼要考正式老師?」、「你為什麼要當老師?」這類再基本不過的題目。
最經典的部份是他答:「我覺得課綱有很多需要調整的,但是,我沒有看過課綱。」其它問題就不多說答得有多慘了。
抱怨別人,比準備自己弱項簡單多了
在他來找我之前,我已經聽過好多年他說自己有多努力,但總是口試成積很差,甚至只有七十幾分,但自己很努力準備筆試,筆試分數超高,如何如何努力、評審如何如何刁蠻……。那時我心想:「口試會給六、七十幾,不就是故意不要讓你上嗎?」但礙於朋友情面,一直沒說出口,直到他幾年後來找我,才證實了這一點。
情況是只剩下兩、三個月可以準備了,我請他開始每天交一份自我介紹文字給我,其他就算了,但是自我介紹一定要有力,我再幫他挑出邏輯錯誤,那天是除夕,結果年都還沒過完,他就以壓力太大,放棄了。
「以為是極限,卻是別人的起點」
之後我們都沒有再聯絡過,一直到五月多,我以為已經考完了,緊張的傳訊問他考試狀況,剛好是隔天要考,他很緊張,我開玩笑的跟他說,「你有我0.001%的功力,沒問題的!」笑說沒有榜首也沒關係。他回我這句:「以為已經是極限,卻是別人的起點。」
是啊,真的有許多人,比我們聰明、漂亮、身材好、家世好、背景硬,卻又努力兩萬倍的人,但我們又有多少人,不是回過頭好好再更努力,而是癱在那邊,說一些「他就是爸爸是誰」、「他就是認識誰」之類停在原點的話,年複一年、日複一年,讓彼此差異越來越大。
隔了十年,只能站得遠遠的羨慕別人的光鮮亮麗?
「降低目標」與「提高努力」
這位朋友最後靠自己很努力的考上了,我真的很替他開心,五年來少領的薪水應該也破百了,而這之中總是低頭自卑的生活,終於可以結束了。
在努力達不到目標要求時,人總是痛苦的。
「想要摘星星,就得造火箭,而不是邊蓋梯子邊抱怨『好遠』」,這個道理聽起來幼稚可笑,但多數的痛苦都來自於這之間的落差。為了填補這個落差,每個人都有兩個選擇,一是「提高努力」,二是「降低目標」,你會選那一個?
是「努力當個太空人」亦或是「不摘星星,看螢火蟲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