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天空成立以來,接過很多學弟妹的來信,甚至有些在近十年後,還會再來信告訴我後續的人生,也許是世代落差,最近的學弟妹來信,倒是出現了不少【已讀不回】的狀況。
有些是email回信後沒有任何的回音,有些是FB message就show已讀但不回,我想,也許是世代的差異,新一代的學弟妹覺得「這樣就可以了」或是覺得「不知道你在講什麼」,就直接消失了。
讓對方覺得舒服是一種自我投資
我很討厭講電話,也沒有特別喜歡見面聊天,多半是用文字的方式,因此在文字往返過程中,特別是工作相關的信件,必需讓對方感覺是「可信賴」、「能夠把事情完成」、「未來可以合作」的感覺,有幾個小技巧可以分享給大家:
回覆速度與時程
如果是工作這種等級高的來信,我的原則是:
- 2小時內回覆收到
- 24小時報告初步結果
- 36小時內結案或是擬定完進度
也就是說,如果你來信給我,我沒有回信,那只有二種可能一是「我沒有收到」,另一種是來信太沒禮貌(我又沒欠你),我就當做沒收到了。
接住這串對話
一般來說給我的來信及訊息(特別是長輩、工作夥伴),我通常會刻意讓自己當那個句點。
就是訊息最後一個貼圖或是結尾會是我發的,email最後一封信會是我回的。他說謝謝,我也會回一句謝謝;他交待事情,我會回我收到了之類的,除非是我發現對方也是要當句點的狀態,或是確認對方已經了解我的意思為止。
我發現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有這樣的習慣,我認識一位強大的工程師,自己創業,就連我發「我已經在樓下」,我們都已經會面完,他還是會發一句「好,知道了」讓自己當句點。
接住這些對話,目的是讓對方覺得舒服,用意在建立我自己的個人品牌好感度。
個性決定命運
我其實不只是從學弟妹的文字內容知道其所面臨的問題,還會從用字、排版、內容與形式等等做判斷,也因為知道「個性決定命運」,所以會對於你的人生會有基本了解,大概也可猜出來信的學弟妹未來及現在面臨的困境會有那些。
換句話說,如果你對一個完全沒有利益關係的純好意回信的態度都是這樣不甚在意,我相信你在真實人生中遇到那些困境與不順,應該只是剛開始而已。
剛好這期的老高與小茉講了「信任」才是貨幣本質的事,其實這些信件或訊息往返的小技巧看似不經意,但確實能給對方一種「在意」、「穩定」的信任感,至少不會給人一種「不在意」、「不穩定」的晃動感,不需要讓別人還要花時間猜測你到底是什麼想法,可能這一念之間,機會就變成是別人的了。
多回一句沒什麼壞處,但可以投資自己,總是有好無壞,對吧!
【老高與小茉 Mr & Mrs Gao】學校永遠不會教給你,錢是什麽以及如何賺錢 https://youtu.be/9XQ0L62o-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