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經離「青春少女」好遠好遠,當初進臨床的青嫩與天真,早就隨著「身經百戰」而熟練,那些羞澀與羞怯,久遠的像是上個世紀的事,只是,同學,能保留一些少女情懷,不要變成「歐巴桑護理師」嗎?
一、護理站當自己家,天南地北聊個爽
歐巴桑的第一個特質,就是沒有在介意別人聽到自己講什麼的。
首先,把護理站當自己家房間,葷素不忌!
什麼小孩考試差、公婆處不好普遍級的就算了,自己更年期、痔瘡出血私人話題也坦盪盪,更進一階連老公能力與持久度更是沒有在怕別人比較,在護理站裡邊打紀錄邊嬉笑成一團,真的是做自己好自在。
其次,聲音超大,旁人不想聽也不行!
除了話題百無禁忌,音量更是怕被人比拼下去。以前少女時期是紅著臉問學姐:「有多的pad可以借嗎?」現在則是從治療室對著會議室(中間還隔著護理站)大聲問:「誰有pad?」氣勢之大,所向披靡!
嘴巴講不停,講話又大聲,是護理歐巴桑最容易在護理站出現的特徵。
二、很怕別人沒看到自己,存在感猛刷
猛刷存在感是成為歐巴桑的第二特徵,具體有兩種狀態:
1.不關自己的事也要發表一下意見
不知怎的,到某個年紀後會很喜歡對其他人的事比手劃腳,特別是根本與自己無關,像是A學妹發錯藥,明明不是leader、也沒人問意見,就是要在meeting時講一下A那天精神不好,「我還有提醒她買咖啡喝」,不表達一點「do 了 something」就全身不舒服。
而通常講的內容並沒有重點,既不能解決問題,也對事情毫無幫助,就只是「啊~」語助詞,無意義這樣的等級罷了。
2.喜歡展示身體的某個部位
再來是很喜歡跟別人說自己的體態相關,目的是希望別人說「不會~很美~」這類的恭維。
常聽見的有:
- 「我屁股都越坐越大!」
- 「老了,臉上都沒有學妹的膠原蛋白!」
- 「我有少兩公斤,看起來有比較瘦吧!」 「
- 「老倒縮了,今年體檢少兩公分!」
- 「餵奶後胸部就超垂的!」
但無論是別人反應了什麼,他們並沒有真的就開始控制飲食或是開始重訓,讓胸肌練起來或是體脂降到18%,而是周而復始的一直問、一直問、一直問,最後就推給「年紀大」以及「你以後就知道」,結案。
以上兩種內容其實都跟工作無關,但不知怎的,年紀到某種程度後就很喜歡跟同事聊這些,再加上第一點,說是增進感情,但在工作場合談論,著實不合宜啊!
三、臉皮增厚,先來先佔、後來後搶
第三個特徵是臉皮特厚,好康不流外人田。
舉凡平常打紀錄佔電腦、會議時搶後座、便當搶雞腿的、病人送點心搶高級的,總之想要的東西,入了眼就出不了五指山。
我曾經親眼看過一個學姐,把病人家屬送的兩盒各是多種口味的綜合鳳黃酥,自己拼裝成一盒完整的純鳳梨酥,然後把有蛋黃的全部打包帶回家,留下一盒她不想要的在護理站給其他人分,她可能過於專心在重新分配,沒看到我在門外的過於震驚的眼神。
也或許,就算萬一她看到了,也會理直氣壯的說:「我有留給大家分」吧?總之,就像去菜市場買菜,非要多跟老闆要蒜、要蔥才覺得自己有精打細算,
四、一切隨緣,事情搓搓就打算過了
而真正成為歐巴桑的經典特色,是百年如一日。
你可以明確地感受到他停留在原地的感覺,而這這種畫地自限,會從露出「得過且過」的氣息開始。
每當有新的醫療SOP公佈,第一個念頭不是「喔,新的研究?讀看看!」,而是「好麻煩」,希望每天做的事都跟昨天、去年一樣,不需要重新背口訣、不想知道新藥上市、不想知道新政策的影響,而當有學弟妹拿著學校學的新知識詢問為何與臨床落差,歐巴桑就會放大絕招:
- 「學姐都是這樣教的!」
- 「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 「常規就是這樣寫的!」
接著就會跟其他歐巴桑們一起擺起歐巴桑的第五大特徵-認為「一代不如一代」。
五、感嘆「一代不如一代」,永遠比不上自己這代
是的,因為自己不想前進的歐巴桑心態,當然也希望其他人都不要前進,不然大家都衝到前面,怎麼維持自己的「學長姐」尊嚴呢?
於是乎,檢討學弟妹的「態度」成了歐巴桑的第一要務。
檢討學弟妹的態度,當然要拿自己曾經被學長姐虐待的新人血淚史做對比,像是「以前假很少,放四天就不錯了!」、「以前都不能比學姐早走!」、「以前那能請假?」、「以前學姐電那敢回嘴?」、「以前學姐肯教我們都感謝萬分!」……。
基本上內容跟懷念精神醫學暗黑史時期,要把病人關在龍發堂的等級差不多,哈嘍!請擺脫你的斯德哥爾摩情節,別再把不合理、不合時宜的非人性對待,當做是訓練了。
跟著時代潮流走,調整觀念,是對他人,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歐巴桑成型不看年齡,看心態
其實,很多臨床沒兩年的學弟妹,也很快就有這種歐巴桑氣味,那是一種不考慮別人又不想前進的氣息,相對的,也很多很認真過生活的學長姐,即便年過五十,還是能夠在他們身上感受旺盛的生命力。
歐巴桑說穿了跟年齡無關,跟心態有關。
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常會當自己家一樣自在,但別忘了,護理師是一個職業、護理是一份工作,在工作職場該有的樣子,不會因為自己資深就可以隨便。如果擔心自己變成歐巴桑而不自知,也許每兩年就計劃換個單位、換個職稱,讓自己一直處在半生不熟的新鮮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