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跨過痛苦的護理新人期的學弟心得:「致兩年前,從醫中ICU離職轉戰地區精神科的自己」

這位學弟大約是在一年多前來信給我,那時他的狀態很不好,像極了一隻毛被拔光飛不起來又在霸王級寒流大雨中無助的小鳥。

這段日子當中,他常與我分享他的成長,我看著他一點一點的甩乾雨水、羽毛漸豐;再看著他一遍一遍張開翅膀、振翅試飛,也看著他一次一次跌落地面、舔舐傷口。

現在的他,工作穩定、身體強壯、心靈平靜,早沒了當初那個慘樣。

我特地請他把這一陣子的心境寫下,讓還在護理新人期,掙扎痛苦不已的學弟妹知道,你並不孤單。

以下正文


如果,此時此刻的你,正面臨新進人員的徬徨期,也許我的文章能幫助你。

開始了,我期待已久的護理生涯

2019的1月,不知該說幸運還是不幸,我順利入取某醫學中心加護病房,而且是號稱年終羨煞眾人的那間,也在農曆年後如期報到。

我帶著緊張及不安的心情,開始展開一週的新人訓練,畢竟自己因為兵役已經一年未接觸護理,更是讓我感到畏懼,但既來之則安之,一切歸零,想像自己是媳婦嫁進婆家一樣,從頭學就對了!我抱著一本厚厚的「PGYN兩年新人訓練計畫」,開始跟著臨床教師學習,秉持著學姊講、筆記就抄的態度。

很想做,但是我怎麼都做不到?

時間一天一天過,每天就是被從早唸到晚,學姊總是說我的進度一直落後,動作慢、技術不確實……,我實在是很想做好,但很常腦筋會一片空白。

就這樣,一個月下來,我開始體重減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中斷;放假時,總是想著隔天去上班又要面對怎麼挨罵?總是被認為不夠用心,PGYN兩年新人訓練計畫嚴重落後,隨後督導約談我得知我的精神狀態不佳,委婉地說建議先去區域或地區醫院打基礎。

當下其實很難過,但心裡也了解繼續下去真的會生病,所以我還是離職了,我只能說這一個月對我打擊很大,嚴重低自尊。

我是不是,不適合當護理師?

萬念俱灰之下,我寫信給心靈導師白色天空,並另投履歷,錄取了地區醫院的精神科。當時的我很害怕,害怕同樣的事會再次發生,我知道,只要再一次失敗,我就不會再去醫院工作了。

幸好收到白色天空的回覆,給我很大的啟發,讓我重新思考自己想要的是穩定的工作狀態不想臨床輪班一輩子想有額外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想有寫不完的報告

最後,我決定離開醫學中心的重症單位,轉至地區醫院精神科工作。

沒有很廢的護理師,只有放錯位置

可能是先前有被魔鬼訓練的經驗,這次來到精神科一切上手的很快。

對我而言,這個單位體力消耗的少,多數在於記錄撰寫與評估表單;少了各種護理技術,個案也相對穩定,幾乎沒有變化性,很符合我期望的工作條件,在單位與同仁相處也融洽,讓我工作起來感覺很自在。

另一方面,因為可以準時上下班,工作之餘我可以準備公職考試、學才藝和規律的運動,還有最重要的理財都能兼顧。即使年資未到,在沒有壓力要求的情況下,我一口氣完成N1、N2報告,因為我知道,往上爬不是為了要冒險,往上爬是為了要過穩定的生活

當了學長姐,拒絕當「那樣」的學長姐

當然,護理界的通病,短視近利,嘴巴動得比手多又快,這個情況在單位一樣存在著。

總是放大檢視別人過錯,縮小自我缺失,像是看到學弟妹找不到東西,寧願看他花時間找,也不告訴他在哪邊,甚至還藏起來,說是這樣才能可以讓他警惕不再犯(白:WTF),根本是浪費時間。

我能做的,就是不予理會,專心照顧個案及用我自己的方式帶學弟妹。上班是來照顧個案而非與同事相處,我可以維持單位禮貌護理師冠軍,並不是說我很會照顧個案,而是用什麼心態去照顧。

護理只是工作,重要的是「自己的人生」

在地區醫院的薪資當然不比醫學中心,但至少我認為付出與得到成正比。

也許有人會認為年輕待在舒適圈很廢,但人生本來就不是外在定義,而是你真心覺得自己過得很好,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單位屬性。現在的我,擁有穩定的工作、健康的身心狀態,唯獨公職考試及存款還是要持續努力。

迷茫的學弟妹們,好好思考自己未來想過什麼的生活,持續努力,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共勉之。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