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有能力了,再去幫別人」,努力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貴人」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人過來感謝我當他的「貴人」,不是「與神同行」裡的貴人(有人想到這個嗎?),是指我影響或是改變了他的人生路徑,讓他朝向更好的自己前進方向的那個轉折;也就是說,他曾經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聽我說了或是影響了他的決策,而現在的他回頭看,很感謝我當初的那些話或行為。

每次聽到這些感謝的話語,我都會想起我新人期的師父。

「等你有能力了,再去幫別人」

我當年是二技生,為了畢業證書必需完成六個月的工讀,被分發的單位是一天CPR五床、一週CPR六天的胸腔內科,我第一個月就瘦了五公斤,瘦到內衣都是空的TT。

那是一個每天六點起床上白班,然後晚上十點才能回家,每周上班六天、白班照顧13床、小夜15、大夜18床的日子,7天就要獨立照顧一段。

現在回想起來,真的蠻變態的。

(護理新人的慘況,我想每個護理師都有走過,要比慘的也比不完,我就不再贅述,有興趣的可以看舊文。)

帶我的學姐是個溫柔又美麗的AHN,她從ICU輪調病房經驗,在為當阿長準備著,我真的很感謝有她,成為我當時每天的精神支柱。

有一天,她帶著我推著工作車要去整車,看見我轉頭看了另一位早了兩天獨立,現在正兵慌馬亂的同期新人一眼,她輕輕的跟我說:「我們有能力了,再去幫別人。」

努力讓自己有能力,能夠去幫別人

我還記得那天的感覺,那是一種「我自己都快掛了」、「抱歉我得先走」、「真的沒辦法一起死」、「雪特,我兩天後是不是也這樣?」的心情,我的學姐通靈般的感受到我的感受(真不虧是資深護理師),一句話化解了我心中的萬般糾結。

她說的這句話「我們有能力了,再去幫別人」,

一則告訴我,你現在自顧不暇,去了不是幫忙,是攪和;二則安慰我,不需要為了自己無法幫忙而感到內疚;三則提醒我,讓未來的自己有能力,然後去幫忙。

我現在有能力了,I CAN HELP

時間轉得好快,我已經可以照顧自己、可以幫助別人,也很榮幸成為其他人口中的「貴人」。

其實這一切,都是學姐說的「我們有能力,再去幫別人」,我把自己的能力提高、把自己的眼界提高,然後給後進一些避開掉進坑裡的建議,如此而已。

我很幸運,能夠在護理啟萌時期,就能夠遇見一位引導我走正道路的學姐,讓我有做人處事的標竿可以仿效,也提醒了我,在當別人的學姐時,務必記得可能會影響學弟妹的一生。

因此,與其讓學弟妹把那些難聽的話、過激的言論記仇一輩子,我更希望我是個良善的印象,當他們想起我時,會忍不住嘴角上揚,而不是皺眉厭惡,就如同我想起我的學姐一樣。

你呢?想起你護理路上的「貴人」了嗎?

「等你有能力了,再去幫別人」,努力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貴人」” 有 1 則迴響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